欧洲音乐发展史(四) —早期浪漫乐派
作者:
方菁
来源:
8040www威尼斯投资
发布时间:
2020-12-24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潮,它的特征是反对拘泥形式,追求个性解放,抒发个人感情,凭理智进行文艺创造。音乐上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稍晚于文学,大约产生在十九世纪初,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幻想,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着力于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的是一种综合艺术。欧洲的浪漫乐派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20—1850)、中期(1850—1890)、和后期(1890—1910)。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等。
韦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12岁便开始创作歌剧。他发展德国歌剧的目标,就是要把诗歌、戏剧和音乐合为一体。他所创作的歌剧约为十部,在这些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自由射手》,为德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他所创作的歌剧题材大都取自于神话传说,所以,他的这些音乐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是,他也是卓越的钢琴家,钢琴曲《邀舞》,是现在家喻户晓的音乐会曲目,也曾被俄国佳吉列夫芭蕾舞团编导福金(1880—1942)采作舞剧《玫瑰精》的芭蕾音乐。
奥地利作曲家弗郎茨·舒伯特,生活在首相梅特涅统治下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他一生虽然非常苦闷,但他没有绝望,没有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从14岁开始作曲,16岁始作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在短短的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共作有交响曲8部、弦乐四重奏15首、钢琴奏鸣曲22首、歌曲600余首及大量的其他作品,有“歌曲之王”的美称;其次,他创作的富有生活情趣的钢琴小品,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体裁。《魔王》、《鳟鱼》、《野玫瑰》、《菩提树》等歌曲,直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内广泛流传的民歌。他的作品既有反映当时残酷社会现实的题材,也有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他的一生,都在光明与黑暗、希望与失望、现实和幻想中徘徊。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出生于书商家庭。8岁开始学习钢琴,18岁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但他志在音乐,1830年跟随他未来的岳父F维克学习钢琴。两年后因手指受伤不得不放弃钢琴,从而潜心从事作曲创作。他的作品囊括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但最重要的是还是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特性曲和歌曲。他自幼就和浪漫主义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他不仅是杰出的作曲家,更是颇有远见卓识的音乐评论家;德国诗人海涅、作家霍夫曼和保尔的文学作品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故被后人称为“音乐诗人”。另一位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生于汉堡一个富裕的家庭。他自幼学习钢琴、和声与作曲,9岁便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17岁时完成了人们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他一生所创作的题材主要有三方面——文学、自然和宗教,并首创无词歌,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从而使这种音乐形式成为了浪漫派特性曲的重要体裁。他不仅潜心作曲,还热忠于音乐教育,于1843年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并邀请舒曼等当时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担任该校老师。纵观整个欧洲音乐史,门德尔松对近代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生于1810年。因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从而流亡到巴黎,从此定居法国。在侨居国外的19年中,他创作了大量内容深刻、感情奔放的作品。即表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也抒发了抑郁悲愤的亡国之痛,更倾注着对祖国的爱恋和思念。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钢琴演奏家,也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专写钢琴作品的大作曲家。他所创作的圆舞曲、波洛奈兹和马祖卡等舞曲,更是赋予了音乐诗一般的艺术境界。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是欧洲音乐文化进程中一种特定的音乐思潮和创作倾向。大量的优秀作曲家,通过各自的艺术创作,共同构成了浪漫主义早期的乐派风格,为中后的浪漫主义乐派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