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心理学
作者:
伍雪
来源:
审计部
发布时间:
2020-08-24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去问一个高僧:“师父啊,我天天念经,为什么还不能成佛。”高僧说:“你天天念经,可曾悟到点什么?”“没有!”他说。他又问:“我还天天吃素,为什么也不能成佛?”高僧说:“牛也天天吃草,比你还忠诚,也没有成佛。”“为什么呢?”这个人问。高僧微笑着说:“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
我常常在想,什么是佛法所说的心呢?它与心理学的心又有什么不同呢?若佛法指的心是心态,是我们在遇到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反应。那么,佛法的心与心理学的心就很相近了。比如:当我们听到别人议论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心理不舒服,这个就是我们的内心反应。这个内心反应可能又会让我们产生其他的情绪,而情绪又会让我们做出其他的行为。如,我们心理不舒服后会产生对议论我们的人的愤怒情绪,这种情绪可能又会导致我们会去和别人争论,与人起冲突,又或者心存怨恨地下回找机会报复他,等等。但如果我们听到别人议论,内心的反应是:这个世界上谁又不说人,谁又不被人说呢,然后一笑置之。那这样的内心反应就不会让我们产生过激的情绪,也不会导致我们有其他的行为了。因此,当我们遇见事情时,我们的内心反应才是最重要的,它会将我们的情绪、行为带向不同的方向。因此,佛才说,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吧。
我们都曾学过马斯洛的人体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层次:
1、生理需求: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劳动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需求:自尊、他尊和权力欲;
5、自我实现: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
而佛法,认为人的烦恼源于七大欲望:生存欲、睡眠欲、食欲、性欲、懒惰欲、感乐欲与承认欲。而这七欲便又让人产生八大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放不下苦。相对应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老、病、死,可对应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实为人希望别人对他的尊重与承认,也就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了。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都有其弱点。人不断地在世界上追求快感,于是便有了“索求之心”。人心永远在索求,永远感到饥渴,无法满足,这便有了人的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本质也研究人的痛苦。如果我们生活得很开心,我们不会去找心理医生,只有当我们觉得非常痛苦了,我们才会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医生的工作方法首先是让来访者尽可能地表达和倾述。心理医生会引导来访者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并确认这种感觉。找到这种感觉之后,心理医生会引导并帮助来访者去寻找最初产生这种感觉的根源。找到它,修复它,并最终治愈它,从此,来访者遇到相似的情况,便不会再有这样痛苦的感觉了。心理医生在来访者无法从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时,会引导其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让其意识自己身体的感觉,让来访者关注身体,体验当下。这一工作方法像极了佛法中的禅定,禅定时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抛下一切妄想,活在当下。
心理学者们研究心理学,研究每个人遇到事情的内心反应,研究不同内心反应产生的原因,研究潜意识,研究每个人的内心,让他们找回自己心理真正的需求,这又何尝不是跟佛法说的找回自己的本心便可成佛了呢?
也许,世间道理皆是相通的吧,佛法或许便是古代的心理学。虽说佛教是古代统治者用于统治人民的工具,但是佛法的道理也帮助那时的人民不那么痛苦地生活着。而心理学或许也可以运用佛法的道理与方法去帮助我们探索内心,回归本心,认识我们最最真实的自己!